微信收费的传言经过一轮轮的发酵与传播后正在归于理性,但是
微信收费风波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停止。一个并不复杂的产业话题经过媒体、公知的层层推进后,演变成了社会话题,甚至上升成为
微信收费就是阻碍中国互联网进步的高度。
微信收费的商业原因既不复杂也不神秘,本来就是运营商向
微信收取信令占用费,但是有意无意间演化成了运营商向
微信用户收取费用。事实上,这事起源于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。苗圩说,目前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
微信收费一事,他们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,但严禁他们利用垄断地位遏制
微信等增值服务,
微信不会大幅收费。因为场合所限,苗圩并没有详细解释“
微信不会大幅收费”是什么意思,但熟悉电信行业的人都会知道,由于微信占用了大量的信令资源,运营商希望除了向腾讯收取微信的流量费之外,还考虑向腾讯收取信令资源占用费,也就是说用户使用微信发送一条短信,运营商会向腾讯公司收取一条短信的费用。
但是稍有常识的人就会明白,这并不意味着运营商将向用户收取微信短信费,道理很简单:因为微信服务是腾讯公司提供的,而不是运营商提供的。运营商既无资格,也无渠道直接向用户收费。
一时间,网络上几乎漫天遍野都是运营商向用户收费的消息,甚至还有好事之徒造出用微信发一条短信收多少钱的细则。更有一些知名人物大声疾呼微信收费违背互联网精神,是历史的倒退。
自从微博蓬勃发展,不少小道消息不胫而走,乃至三人成虎、以讹传讹。当真相最终浮出水面时,获利者早已逃之夭夭。坊间有传言说微信收费传言的始作俑者是腾讯,这未免有阴谋论的嫌疑。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,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,现在市场上功能机的保有量仍然很大,这些功能机用户一旦转化成智能手机用户,争取在这些智能手机上装上微信就成为腾讯的一个重要目标。这就需要传播,需要推广,需要花钱。微信收费俨然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之后,腾讯一分钱不花就为微信做了一个面向全社会的传播。微信收费的尘嚣甚上,不仅让原本火爆的微信更加家喻户晓,也让腾讯第一次成为用户同情的对象。
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到,在整个过程中,被煽动的民意一度泛滥,险些酿成更大的事故。这或许不是一个好的开头,以后一有类似争议,企业想的不是解决问题,而是去发动民意扩大问题,靠舆论来对抗管理和商业行为。这样下去,整个市场秩序都会被破坏,政府管理部门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。
这件事也给政府管理部门提了个醒儿,那就是跟商业公司打交道一定要小心,不仅要保持距离,而且要提防被其炒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