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家也爱加入微信
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
微信大众平台的最大特色是在手机订阅账号,一切信息直达你的手机桌面,对商家来说,自然不能放过这个市场。与硬推销相比,微信营销更具有针对性,不少商家的广告中,都可以看到他们宣扬只需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轻松订阅,从而更好地针对目标群体发布新产品信息或节假日优惠活动等。
本地一家旅行社就针对外地游客搞起了微信营销,通过他们网站订购绍兴景区门票或酒店房间的,一旦“关注”了绍兴亚都国际旅游的微信号,工作人员就会将景区周边的停车信息、酒店周边的餐厅信息直接发送到游客手机上,这样点对点信息发送的方法,既体现贴心服务,对外地游客来说又十分实用。
经常通过微信解决吃喝问题的钱小姐也向记者分享,她在网上看到杭州一位的哥也用微信招揽起了生意,成立了微信出租车队,的哥们通过“朋友圈”随时保持联系。钱小姐觉得这一点绍兴的哥也可学起来,不仅有利于自身生意,对乘客来说,微信叫车还能查询到附近的出租车,可以避免站在大马路等不到车的窘况。
微时代商家版
“你在哪儿,干啥呢?听到请回答……”如今在街头,常能见到这样的年轻人,不是把手机放在耳边,而是直接对着手机“喊话”,就像在使用对讲机,而这其实是以手机为平台的新型通讯方式——微信。前不久,关于微信是否收费的话题,让不少人一下子发现,微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。
要买漂亮的衣服,点点微信就能拍下照片发给朋友一起拿主意;怕朋友正在开会中无法接电话,那就通过微信语音留言,等朋友闲下来时再回复;另外,比起在微博的公开网络上分享信息,微信更像是私人网络,沟通具有单对单的隐秘性……
虽说微信拉近了人际交往的距离,但也有随之而来的烦恼。
加入“微世界”如何游刃有余,可以看看记者采访到的一些例子,在需求范围之内,让丰富的“微功能”为自己生活增添更多色彩。
微时代个人版
随时随地微信对讲 手机圈起“微人际”
针对频发的微信诈骗,务必提高警惕。首先,使用微信交流,务必保持防范意识,不要轻信微信上的“高富帅”“白富美”,在未了解对方真实身份前,不要轻易与其见面;其次,不要在聊天中透露个人信息,尤其是女性,不要泄露钱财信息。当对方提出见面要求时,最好委婉拒绝,确实需要见面时,地点宜选择在公共场所,并有家人、亲友陪同;见面时,要注意“听其言观其行”,如对方提出借钱、借物的要求时,要保持警惕并礼貌拒绝;同时,学会利用短信、微博等工具,在危机时刻求助、报警。
A.微信如何防受骗
微时代大众版
“我觉得微信很神奇,就像对讲机一样,短信往来说不明白的事情,拿起手机,用微信说给对方听。看到的东西不方便形容,直接手机拍照发送,不但方便快捷,不受距离限制,还可以和外地的朋友直接‘对讲’,而且不花长途电话费的钱,只用点套餐流量。”“奔三”路上的冯小姐可以说是本地第一批微信用户,她从一开始就对微信十分感兴趣,而且总在朋友当中推广,身边的朋友就都主动、被动地一起在手机上安装了这个软件,没多久,懒得短信和经常煲电话粥的几位小姐就大呼过瘾。
事实上,从社交网络在国内发展至今,无论是QQ、微博还是开心网,都力图实现某个群体内部以文字、图片、语音等形式的多元化互动。但相较人们分享信息的公开网络,微信这个平台更像是私人网络。
按照朋友间的关系亲疏,微信上冯小姐有自己的筛选原则,对于不得不加的朋友,在类似于微博发布文字图片信息的“朋友圈”平台中,可以通过隐私设置,选择“不让看照片的人”,不仅是选择发布信息的“可见范围”,也可以避免接收到垃圾信息。
“摇一摇”认识陌生人 开始学习西班牙语
B.你不知道的微信趣玩法
不少刚开始使用微信的朋友,都会对其中的“摇一摇”功能感到好奇,只要进入功能页面摇一摇手机,系统就会帮你找到同一时刻正在摇晃手机的人,称得上是现代版的“有缘千里来相会”。虽然可以用作寻觅烦闷生活中的“艳遇”,不过比起“高富帅”“白富美”,不少人还是交到“实用”的朋友,比如30多岁的王先生。
“在表妹的推荐下安装了微信,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对附近的陌生人打了个招呼,没想到是个学西班牙语的学生,就趁着工作闲暇一起学上了。”王先生告诉记者,他现在相当于有了个西班牙语的“活体字典”,什么单词不会念,马上微信过去询问;什么语法弄不懂,微信上随时有个家教候着;甚至在对方的推荐下,他也爱上了几首西班牙语歌曲,生活多了一个新内容。
在移动互联时代,比起面对面的人际交往,越来越多人之间都是靠电脑、手机来联系,舆论的评价有好有坏,但至少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自由选择。王先生认为,凡事存在总有合理的一面,不是微信选择了我们,而是我们不用微信也会选择另一种方式,只是眼下,不用微信,就像当初不用微博一样,太out了!
1.聚会群加:参加聚会,很多陌生朋友和你交换名片实在麻烦。只需大家摇动手机,现场凡是微信在线的人,会即刻出现在好友列表里。
2.找人拼伞:下班时下起瓢泼大雨,又借不到伞。打开微信,通过“查看附近的人”,撒大网群发信息,寻找可以拼伞的对象。
3.语音祝福:逢年过节不能忘记给长辈送祝福,群发短信稍显没有诚意,一一发送又太麻烦。使用发送语音功能,说出来的祝福更加真挚。
4.旅途解闷:出差时,身处一辆长途列车上百无聊赖。可以打开微信,使用“查看附近的人”功能,找出同一列车上开着微信的人,用微信打个招呼,聊得来的话,还可以见面。
与其他社交网络相比,似乎微信的平均年龄更高一些,不少使用智能手机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,也在小辈的“指导”下加入微信大军,体验虚拟世界的便利。
“这种微信真的非常方便,按住屏幕下方的对讲键说话,讲完后松开,少了打字的麻烦,最重要的是实惠省钱。”临近退休年龄的朱女士讲起微信的功能头头是道,她加入微信是缘于在杭州工作的儿子,平时和儿子联系不是打长途电话,就是瞅着手机上的小按键发短信,不但耗时间而且麻烦。今年春节,她在儿子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微信后,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新鲜的联系方式,而且对她来说,使用微信最大的动力就是经济实惠,通过手机套餐包流量,还省去每个月的长途电话费。
而且将儿子一起纳入“朋友圈”,朱女士也觉得了解到了另一面的儿子,有时候人前不会说的话、藏在心里的想法,他会在圈子中倾诉,虽然不能说没了代沟,但朱女士觉得越来越能与儿子沟通,甚至儿子也会留意她的留言,两代人能够更和谐地相处。
邀父母加入朋友圈 两代人相互更了解